武汉尖锋教育是您值得依靠的教育平台 提分热线:17771439616
copyright 2007-2020 武汉尖锋教育一对一&一对三
有很多初二的学生,第一次学物理,感觉上课进度好快,完全不懂在说什么,还没深入理解就进入下个章节了。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,此前也没有知识作为铺垫,所以想要学好物理对同学们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。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!
一、知识的获取
物理学习的核心就三个字:看、听、测。
1、多看:课本说什么、难在哪、重点听什么
①浏览课本,每节课开始前花时间看一遍,提前知道这章节讲述了什么。
②主动定位书上的重难点,有哪些是你浏览过程中觉得理解起来很费劲或者无法理解的知识,标注好,老师上课重点听。
③自测预习效果,不要一看而过,对于书上的提问和课后习题尝试解答,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的思维哪里欠缺了。
2、会听:听老师说什么
①上课要跟着老师的节奏来,不要自己看自己的,在一个问题上陷进去,要听懂老师对概念、规律、现象的阐释,主动思考。
②听为主,记为辅,要把老师说的好的解题方法、例题以及不懂之处写下来,课间整理,主动求助老师和同学,把题目解法记在本子上。跟不上老师速度的时候可以简化记录,用符号或简称代替。
3、常测:对所学的吸收、运用程度
①对章节内容熟悉程度:主动整理本节关键概念、章节要点、易错点,梳理一遍知识,构建章节的主体框架;同时要能按照主体框架延展,扩写章节内容。
我们以《运动和力》单元为例,本章分为三节:牛顿第一定律、二力平衡、摩擦力,可将书上的知识、学习方法进行这样的整理。
②知识运用程度:物理是解决问题的科目,能用它解决好问题,就代表你已经掌握它了。
第一,做题中要分析物理过程,而不是找数字套公式;
第二,自己的练习题、试卷、实验报告要整理保存好,做好题型分类,以备今后阅读;要有自己的错题整理方式,经常回看,不懂就问,学会归纳;
第三,养成独立做题习惯,不依赖同学和答案,不追求速度。
二、知识的运用
物理的知识不是“死”的,不能死记硬背,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知识的理解,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1、关联生活
为什么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?
为什么煮熟的鸡蛋放进冷水里会更好剥壳?
飞机为什么能够上天?
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物理原理来解释。
生活中处处是物理,衣、食、住、行中都有着丰富的物理知识,要有主动发现的眼睛。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,在获得成就感后,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。
2、掌握实验
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,课本上的结论都是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的。
大部分实验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的:比如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演示的实验,实验室里自己操作的实验,还有不需要依靠专业仪器就能做的实验,如小孔成像,可以尝试自己操作并做好笔记。
还有学习网站也有一些操作演示,同学们学习之余也可以多看看。
3、学科关联
语文中的成语诗句、历史书中的物理学家、数学中大量的计算技巧,都可以融合在物理的学习中。学科间的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,要主动搭建联系。
三、“破”题技巧
1、审题
①看懂题意:
全面:对题目中的重点数词句和配图要仔细推敲,不要断章取义;
准确: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规律不要一知半解,透过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实质。
②理清条件:
有些题目不是给具体的数字,而是用文字描述,要注意转换,如:
“光滑的平面”意味着物体与平面没有摩擦;
“漂浮”指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一样等等......
隐含条件一般藏在以下几个地方:具体数据、字里行间以及配图中。
2、分析
根据题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判断其所属的知识范围,我们可以通过作图、运用概念和规律来分析物理过程,确定该用什么公式、什么定律,建立已知量和未知的关系式。一般有两种推导方式:
顺推:由已知条件条件推论结果,大部分题目都是采用这种分析方式;
倒推:从未知量一步一步往前推,比如求物体做功的功率:P=W/t,题目中没有给出W,根据定理公式W=Fs,F=ma,一直推导,直到找到所有的条件和数据,反过来解决。
我们看下面这道题:
(2013·江苏徐州·模拟)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,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,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,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。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.5m,宽20.2m。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,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______Pa,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,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______N。(g取10N/kg)
虽然题目字数有点多,但是在拆解题目,找到重点之后,就知道,考查的知识点很明确:液体压强和浮力的计算。
液体压强公式P=ρgh,压力公式F=Ps,找到关键数字计算即可。
3、解答
物理的答题其实是语文和数学的结合,既要有计算能力,也要有语言描述能力。
注意解答过程的规范,解题步骤要有适当的文字描述、使用专业名词、配合作图展示思路。
4、验算
验算的时候先把之前的计算过程挡住,避免受到之前的影响;再检验计算的过程是否缺漏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。